你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美术资讯 > 美术问答

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?如何培养与提升?

链接图标 来源:考美院网
时间图标 时间:2024-12-19 12:53:51
手机阅览 手机阅览

手机扫一扫

分享到:

一、引言

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,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。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,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。小编将探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,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这些素养。

二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

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:

1.图像识读:指对美术作品、图形、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、识别和解读。图像识读素养使学生能够从丰富的视觉信息中提取有益内容,丰富精神世界。

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?如何培养与提升?

2.美术表现:通过运用各类媒材、技术和美术语言,表达自己的意图、思想和情感。美术表现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。

3.审美态度: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心理状态,表现为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。审美态度素养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,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,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。

4.创新能力:在美术创作过程中,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技巧,进行创新性表达。创新能力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。

5.文化理解:了解美术作品的背景、风格、技法等,以及美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。文化理解素养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,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。

三、如何培养与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

1.激发兴趣,培养审美情感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,让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。同时,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,使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。

2.强化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

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形式特征、艺术内涵,提高他们的图像识读能力。通过分析作品的样式、风格、材料和发展脉络,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。

3.注重美术表现能力的培养

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各类媒材、技术和美术语言进行创作,培养他们的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。同时,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,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4.培养审美态度和创新能力

在教学活动中,教师应引导学生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审美态度,让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。此外,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技巧。

5.深化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

教师应结合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、文化内涵进行教学,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。同时,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生活的关系,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。

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,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,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。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,为培养具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付出更多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