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美术资讯 > 美术问答

美术核心素养含义解读?如何培养与提升?

链接图标 来源:考美院网
时间图标 时间:2024-12-04 15:27:42
手机阅览 手机阅览

手机扫一扫

分享到:

一、引言

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,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。美术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、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的品质。小编将对美术核心素养的含义进行解读,并探讨如何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。

二、美术核心素养的含义解读

1.图像识读:指学生能够理解和解读图像信息,发现图像中的形式特征,如造型、色彩、材质、肌理等,以及图像所传达的意图、涵义、观念和情感。

2.美术表现:指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技能,通过创作、设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。

美术核心素养含义解读?如何培养与提升?

3.审美态度:指学生在审美活动中所持有的特殊心理状态,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欣赏、理解和评价。

4.创新能力:指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、新颖的思维方式和方法。

5.文化理解:指学生对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、艺术传统和审美观念的理解。

三、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策略

1.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

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,首先要将学生带入良好的艺术情境中,让他们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。教师可以借助游戏、故事等教学手段,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,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与教师亲近和互动。

2.注重引导与实践相结合

在美术教学中,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,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。同时,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,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。

3.打破学科界限,实现跨学科融合

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。教师可以尝试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,如文学、历史、科学等,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,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。

4.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

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,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,用心感受美术作品的美。同时,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,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审美态度。

5.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

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于尝试,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此外,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创意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。

6.多元化教学评价

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,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、创意表现、审美态度等方面,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,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。

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。通过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、注重引导与实践相结合、打破学科界限、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、增强创新能力以及多元化教学评价等策略,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,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。